昝氏起源

浏览:

  昝姓是中文姓氏之一,在《百家姓》中排第165位。

起源一

    源于子姓,出自商王朝初期土正朁单,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。朁氏,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,出自商汤时期五卿之一的朁单,时任职掌水土之职的土正。殷商王朝以五行命官。在西周时期改称冬官正,就是后世所称的大司空,掌管冬官府司,成为周王朝的六卿之一、先秦时期的三公之一。“朁”字,在上古时期是“出人意表、特别、竟、乃”的意思,亦写作“曶”,表示为太阳忽然破云出现,义通“旸”,是夸赞某人做某事时常常出人意料,精彩之极。在秦始皇统一汉字时期,被宰相李斯规范为“朁”字,后在西汉时期有笔误者,写作“昝”,完全是“朁”的伪俗字。

  在朁单的后裔子孙中,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,称朁氏,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,后笔误为昝氏,以讹为正,世代相传至今,正确读音仍作qián(ㄑㄧㄢˊ),不可读作zǎn(ㄗㄢˇ)或cǎn(ㄘㄢˇ)。

起源二

  源于姬姓,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舅犯,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。春秋时期,晋国有个大夫叫舅犯,是一个有谋略之臣,诡计多端,又直率不奸。

在舅犯后裔子孙中,有遂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,称昝氏,世代相传至今,读音作zǎn(ㄗㄢˇ)。

起源三

  源于地名,出自战国时期越国于朁,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。于朁,古越国地名,东汉朝时期改称于潜县,就是今浙江省的杭州市临安区于潜镇一带。在战国时期的周显王姬扁十四年(楚宣王熊良夫十二年,越王无余之二十年,公元前355年),楚宣王灭越国,于朁成为楚国的县邑。于朁的住民中有以故名为姓氏者,称于朁氏,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朁氏,形成朁氏一族。越国灭亡后,居于于朁的越国住民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,称于朁氏,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朁氏、于氏。楚灭越后再传七世至闽君姒摇,汉高祖刘邦复立越国,设置于朁县。到了西汉武帝刘彻元封二年(公元109年),因于朁县在杭州湾地区,人们便将“朁”加上了“氵”偏旁,改为于潜县。

  其时,朁氏族人在不规化的汉字时代,多有笔误为昝氏,以阿为正,世代相传至今,正确读音仍作qián(ㄑㄧㄢˊ),不可读作zǎn(ㄗㄢˇ)或cǎn(ㄘㄢˇ)。

起源四

  源于蜀族,出自春秋时期蜀中有昝部落,属于以部落名称为氏。蜀国昝氏部落,传说是四川土著的古老姓氏,其源待考,主要分布在蜀中地区

蜀中昝部落在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晋、楚、越文化进入蜀中,昝部落逐渐融合于它姓,只有迁离蜀中的昝部落族人以部落名为姓氏,称昝氏,世代相传至今,读音作zǎn(ㄗㄢˇ),但人口非常稀少。

起源五

   源于鲜卑族,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南北朝时期,北魏王朝鲜卑族中有叱卢氏、昝卢氏部落。

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(元宏)于太和十七~二十年间(公元493~496年)迁都洛阳后,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时期,叱卢氏、昝卢氏多改汉姓为昝氏,后融入汉族,世代相传至今,读音作zǎn(ㄗㄢˇ)。

起源六

   源于西羌族,出自唐朝时期甘州羌族土司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羌族昝氏,是在唐朝时期形成的汉姓,其中即有著名的大酋长昝插、昝君谟,在武则天执政时期“率羌、蛮八千自来,即其部置叶州,用昝插为刺史,刻石大度山以纪功。”叶州,即今河南叶县,昝插后裔多在吐蕃王朝后期逐渐演化为白马羌,最后被世人称为藏族。

在清朝时期,今甘肃省的甘南州临潭县的藏族土司即为昝氏,实际上是属于白马羌的一支,至民国初期,其世家仍为“昝土司”,今为藏族昝氏,其族人在今青海省的乐都县亦有分布,正确读音作zǎn(ㄗㄢˇ)。[1]

得姓始祖

    朁单(昝单)、舅犯。

迁徙分布

   昝氏是一个多民族、多源流、多读音的姓氏,其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,在宋版《百家姓》中排序为第一百六十五位门阀。

昝氏族人早期主要在河南、山西等地居住,以太原郡为郡望。此后因中原战乱,逐步向山东、河北及江南迁徙。明初昝氏作为洪洞县移民,被分迁到今安徽、江苏、浙江地等,并在彭城(今江苏徐州)一带形成望族。

  据了解,昝氏族村、庄、巷、坊、寨、家、镇、乡几乎遍布华北、西北、中南、西北、西南各个省区。

  今河北省的滦县有昝辛庄、昝岗、昝家庄,山西省的大同市有几个昝氏集中的村庄(昝娘城村),山东省的兖州、商河、禹城、临沂市莒南县、高密市、淄博市,江苏省的徐州市、江宁市、海门市,四川省的双流县、广元市、嘉川县、蓬溪县、旺苍县,湖北省的十堰市、房县,陕西省的泾阳县(庆家村、柴焦村、架王村、皮刘村、北潘村)、三原县(城关镇)、韩城市(昝村镇)、扶风县,河南省的南阳市,江西省的泰和县,安徽省的阜阳市太和县李兴镇昝寨村、前店子村等、安庆市,甘肃省的甘南州临潭县,云南省的文山州丘北县、曲靖市,黑龙江省的讷河市,北京市,辽宁省,吉林省,上海市崇明县,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温泉县卡昝河(卡昝科学考察保护区),青海省的乐都县等地,均有昝氏族人分布。

郡望

   太原府:亦称太原郡。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(乙卯,公元前246年)置郡,治所在晋阳(今山西太原),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、霍山北部一带地区。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、交城市、平遥市、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。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,又另设晋阳,与太原同城。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。宋太宗太平兴国(公元976~984年)中年,改并州为太原府,移治阳曲(今山西太原)。以后宋朝、金国的河东路、河东北路,明、清两朝以来皆为府。民国时期为市,山西省会所在。

太原郡

  彭城郡:彭城郡原为西汉时期的楚国所置。汉宣帝地节元年(壬子,公元前69年)以楚国改置彭城郡,治所在彭城县(今江苏徐州),西汉朝黄龙元年(壬申,公元前49年)复名楚国,东汉朝章和二年(戊子,公元88年)又改为彭城国。南朝宋永初二年(辛酉,公元421年)复为彭城郡。隋开皇时期(公元581~600年)废郡,隋朝大业三年(丁卯,公元607年)复置。唐朝武德四年(辛巳,公元621年)又改为徐州,唐朝天宝元年(壬午,公元742年)名彭城郡。唐朝乾元元年(戊戌,公元758年)复为徐州。历史上的彭城郡,其统辖范围大致包括今山东省微山县、江苏省徐州市、铜山县、沛县东南部及邳县西北部,安徽滩溪县东部及山东微山县一带。彭城郡与沛郡在地域范围上有部分重叠。

堂号

  太原堂:以望立堂。

   彭城堂:以望立堂。

  明敏堂:源自五代时有昝居润,书记业务很强。后唐明宗时,他在枢密院做小吏。办事谨慎,待人和惠。入晋到周,累加检校太傅。宋初加检校太尉。性格明敏有节,概好做义束。

   笃义堂:同明敏堂。

家谱文献

   四川莲溪昝氏宗谱,著者待考,清朝末年木刻活字印本,今仅存九卷。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博物馆、四川大学历史系图书馆。

字辈排行

  四川蓬溪昝氏字辈:“仕相现登言东文先少瑞祥光应万国明良信朝天”。

  四川旺苍昝氏字辈:“映阳长绍德加学大文章屈有新忠志盖维万子昌”。

  山东商河昝氏字辈:“京运开龙圣清云照吉祥”。

  江苏徐州(山东枣庄)昝氏字辈:“澄兴茂盛金玉传家”。

   湖北十堰昝氏字辈:“新廷文光大启继续贤昌”。

   天津静海昝氏字辈:“同长秉德茂盛堂”。

历史名人

  咎 单:商汤辅佐之臣。官司空。汤灭夏,建立商朝,伊尹作《咸有一德》,言君臣都有一德不要失,咎单作《明居》,陈述居民之法,天下始定。

  昝 殷:唐妇产科医学家。蜀地成都(今四川成都)人,约生于贞元十三年(797),卒于大中十三年(859)。昝氏精医理,擅长产科,通晓药物学,唐大中年间(847-852),他将前人有关经、带、胎、产及产后诸症的经验效方及自己临症验方,撰成《产宝》三卷。原书52篇,371方。经后人补益,现传本作《经效宝产》,三卷,41篇,374方。书中论述病候不多,主要介绍具体病证治疗;所列方药大多简便实用。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产科专著。此外昝氏对摄生、食疗也颇有研究。他的食治医方多具取材容易、价廉效验之特点,著有《道养方》、《食医心监》各三卷,今亦存。

  昝居润:(907-966),五代及宋初官吏。博州高唐(今禹城西南)人。善书计,后唐长兴中为枢密院小吏。晋初,出掌滑州廪庾,后依附于帅白文珂。文珂荐之于周太祖,周世宗诏以补府中要职。世宗即位后任其为军器库使,累官至左领军卫上将军。恭帝时,加检校太傅。宋太祖登位后,加检校太尉。建隆二年(961),权知澶州。八月,拜为义武军节度。在镇数年,得风痹,诏还京师。卒,赠太师。

  昝学易:明孝子。字心源,怀宁人。万历举人。廉介不苟取。性至孝,父年迈,恐独处不暖,共枕被八年,授金溪知县,不就卒。

  昝茹颖:(1672-1740),清书画家。字仲遂,一字省雪,号白村,安徽怀宁人。清康熙三十五年(1696)第二名举人,五十一年(1712)登进士第,参加编纂《子史精华》,脱稿后即授内阁中书舍人。自康熙末至乾隆初,朝廷诏敕,多出其手。他工诗善画,所绘松竹菊石,皆磅礴有致,人争珍藏。在家乡,和兄蔚林的诗、文、字、画双双出名,被誉为“八绝”。

  昝如心:明代学者。他性颖悟刚介,读书能悟人所不到之处。年二十九而卒。

  昝 商:唐代博士,著有《心鉴》五卷。

其他

   昝姓名人有东晋将领昝坚;唐博士昝商;明学者昝如心;清学者昝作栋等。近当代昝姓名人有航空专家昝凌,核电专家昝云龙,电子学家昝宝澄等。

文章标题: 昝氏起源
所属栏目: 姓氏起源

上一篇:夜氏起源

下一篇:钭氏起源